中超球队队服 “石油新贵”荐国良:足球应该成为一门好生意

2005年4月2日下午,中超联赛首轮,深圳健力宝主场0:0逼平武汉黄鹤楼。看台上空无一人。

“许洪涛也进去了?!” 简国梁指着电脑屏幕上刚刚跳出的一条新闻,惊讶万分:“国外的也不靠谱!”

海归徐洪涛是中国著名的足球经纪人之一,也是成都菲尔德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。 消息称,徐某涉嫌于2007年花费50万元从青岛海利丰购买一款游戏。

“进中超又怎样?如果没有乐趣,我们为什么不踢一年,输一年?如果赔钱,就会被拖欠工资。拖欠工资肯定是与赌博和假球有关!” 简国梁说道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他确实没有把冲超放在眼里。 2009年8月23日下午,简国梁从一直征战中超的辽宁宏运队辞职,加盟同城的中甲球队沉阳东进。

此前,简国梁曾担任大连实德俱乐部运营部总监中超球队队服,并在任职期间取得了出色的业绩。

足球应该是一门好生意。” 简国良关掉了许洪涛被捕消息的网页,然后说道:“以前离我们很近,但现在离我们足够远了。”

快乐时光

2003年冬末的一个下午,英国伦敦西汉姆联队的主场厄普顿公园迎来了一位中国客人。 这位中国客人昂着头走进球场,看到西汉姆联主席阿尔德里奇的第一句话是:“你们的俱乐部值多少钱?”

说出这句让英超CEO震惊的话的人是一家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老板。 他拥有一支名为大连实德队的球队。 他叫徐明中超球队队服,被誉为“石油新贵”。

当时在中国足坛如此嚣张的人不止徐明一人。 就在徐明踏上厄普顿公园的前一年,年底,另一位中国足球俱乐部老板也踏上了这片土地。 英国广播公司随即发布了题为《中国红巨星有意收购西汉姆联》的消息。 这位“红巨星”的名字叫尹明善。 他拥有一支名为重庆力帆的球队。 他的力帆摩托车因为球队的宣传而销往中国各地。

徐明和尹明善,石油新贵和红巨人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——“足球巨人”。

“当时无论是球队老板还是工作人员,都非常嚣张!” 简国梁告诉中国周刊记者。 2000年,简国梁进入大连实德,负责业务运营。 与人谈生意时,他的第一句话是:我是大连实德队的。

这句话确实管用。

有一次,简国梁与一家矿泉水公司洽谈球队指定饮用水的合作。 对方一听说是大连实德,立即同意为球队赞助饮用水,还为整个实德集团赞助饮用水,并提出额外提供20万元现金赞助。

而这20万元在当时实德俱乐部整个营业收入中只是“九牛一毛”。 仅从胸后的广告来看,实德队就获得了杜邦公司为期三年、价值2500万元的赞助合同。 加上门票销售、球衣销售和特许赞助收入,大连实德俱乐部的年收入高达4000万元。 。

简国梁回忆:在5万人的体育场举行一场主场比赛,按照80%的上座率计算,比赛门票收入在170万元以上。 扣除租金和安保费后,“一场比赛收入超过150万元,几乎相当于现在足协一年的分红。”

但收入高并不意味着俱乐部就能赚钱。 “当时产量应该是30到4000万,投资是40到5000万,但宣传效果确实很好,人们花钱喊得大声。不像现在,投入的钱只让人喊着。”出来了。”简国梁说道。

如果说甲A后期的特点是“花钱大喊大叫”的精神繁荣,那么甲A初期火爆的足球市场则让大多数俱乐部名利双收。

据中国足协统计,1995年,观看甲A足球联赛的观众人数达到314万人次,场均观众超过2万人。 部分赛区上座率高达95%。 周末看足球比赛已经成为一种时尚。

火爆场面比比皆是。

1996年4月9日上午,尽管报纸上刚刚出现“4月11日开始售票”的消息,近千名球迷在四川全兴足球售票处门前冒雨排队。 虽然1996年季票套票的价格比前一年翻了一番:特价A票高达980元,C票330元。

高昂的票价并没有阻止热情的球迷。 通宵排队等票的球迷带来了帐篷、铁丝床、沙发、躺椅,甚至还有棋牌桌。 “售票员”雇佣农民工排队,每天收费20元,包括三顿盒饭。 后来,一些后来到来的“票贩子”抬高了雇佣价格,导致部分农民工叛逃。 于是,形成了每天30元的新价格。

类似情况还发生在重庆、上海北京、大连等地。

足球市场火爆的背后,是赞助商的蜂拥而至。 “没有哪个俱乐部的球衣是赤裸的。” 沉阳海狮俱乐部原副会长、辽宁宏运副总经理王德忠这样形容。

事实确实如此:1997年,大连万达的胸前广告是瑞典著名手机制造商“爱立信”,背面广告是韩国家电制造商“LG”集团; 上海申花队队服印有日本音响设备制造商“建伍”,袖口印有尼康相机标志; 青岛海牛的队服是“海尔冰柜”,是国内著名电器制造商海尔集团的产品; 四川全兴的队服广告是“蓝剑啤酒”。 ......

一年后,冠军球队大连万达结束了与爱立信的胸前广告合作,转投香港美时服饰。 赞助费由每年40万美元翻倍至700万港元。 与此同时,其他球队的队服广告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。

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学会与经济教研室副教授韩勇介绍中超球队队服,“此时的足球俱乐部就像一棵‘摇钱树’,显示出其巨大的创收能力。”

韩勇说:“从1995年开始,大多数足球俱乐部已经告别了联合组织的输血阶段,可以进入正常的商业运营,开始发挥自己积累金银的非凡能力。”

据公开资料显示,1996年,大多数足球俱乐部的创收能力在1000万元左右; 1998年,足球职业化四年后,经营良好的俱乐部年收入可达200​​0万元以上。

“这个标准的收入能力相当于国内一个普通的中型工业企业,有数百台机器,千人左右。” 韩勇说道。

收入快速增长的另一面是投资相对较少。 据《足球》的一项调查显示:在甲级联赛初期,企业可以花费数百万来支持一支球队。

对于当时的足球俱乐部来说,足球确实是一门好生意。 遗憾的是,这成为了中国足球俱乐部迄今为止唯一的快乐时光。

“肯定有损失,但没有收获”

几年后,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以“一夜暴富”为主题,用他一贯的煽情风格回忆起那段幸福时光。

“对于那天,范志毅实在记不清自己在那场比赛中赚了多少钱,‘但这个数额绝对让我有一种一夜暴富的感觉。’” 他小心翼翼地洗了个澡,然后把所有的钱都装进了塑料袋里,然后摇摇晃晃地骑着那辆老旧的永久28自行车来到了派拉蒙音乐咖啡馆,找到了座位坐下来静静地听着音乐。相当奢侈地喝完了三罐每罐15元的可乐,并慷慨地向歌手扔了两张50元的钞票,并点了一首《长跑,流浪》的《上海滩》主题曲。当年上海的富翁。”

“职业球员工资高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当时的涨幅有点离谱。” 沉阳海狮俱乐部副总裁、辽宁宏运队副总裁王德忠说道。 据他介绍,1994年,国内球员的平均工资只有6万元左右,大约是中国工薪阶层的5-8倍。 到1998年,球员平均工资已经涨到近百万元,后来更是出现了四五百万元的天文数字。

球员暴富的背后,是俱乐部日益加重的财务负担。 韩勇在其《中国足球俱乐部内幕》一书中记载,“一家AA俱乐部1997年总共投入近4000万元,其中球员和教练员的工资约占总支出的70%。”

韩勇分析,俱乐部的运营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: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。 固定成本是指俱乐部固定资产折旧和俱乐部日常运营费用。 它们是基本的固定费用,一般可以有效控制,而可变成本主要是指引进高水平球员和教练所支付的转会费和工资。 。

本文标签: 中超球队队服
相关新闻
大家都在观看